【餐廳簡介】
【餐飲介紹】
【擂茶小常識】
◆客家擂茶的由來:『擂茶』又名為『三生湯』,擂茶的主原料〝米仔〞(玄米),和茶葉等材料輕巧容易攜帶,且食用方便,不易長米蟲,進而成為客家人在逃難中發展出的特殊飲食習慣。
◆早期客家人日常生活中,擂茶即是其主食之一,也是待客之佳餚,甚至在農作期間當做點心吃,當時以鹹的口味為主,其中材料:茶葉、芝麻、花生、香菜、九層塔,放進缽中以油茶樹為〝杵〞,研磨至糊狀,再加進炒香的蝦仁、青菜或當泡飯食用。
◆如何擂茶:主要原料綠茶葉、米仔(玄米)磨碎了以後,再加入黑芝麻、白芝麻、花生繼續研磨,一直到芝麻和花生磨到顆粒全無出了油,茶葉和芝麻花生全部混在一塊,呈黏稠狀,表面泛起油光,就可以拿起滾燙的沸水,從研磨的缽邊沖淋下去,一邊沖熱水一邊攪拌,直到攪拌均勻後,可以加上爆米香、紅豆還有糖水一起飲用。
◆客家人與擂茶:早年,客家人種田,早上四點多起床,五點下田,下田前會吃稀飯小菜當作早餐。耕作至十點多,肚子餓了,但離中午只剩下一個多小時,所以就會吃一點點心來充飢,擂茶就是很好的點心,如果再加上客家的蔴薯,那麼這頓點心不僅僅可以充飢,也提供了大量的熱量繼續田事勞作。
【附近景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