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國三十九年,內灣戲院在主人楊盛泉的籌劃下,落成使用。當時,也正是內灣線鐵路通車的年代,楊主人一方面經營山場,一方面從事製造,十分懂得從事山林粗重勞動的工人們的休閒需要,才在民國四○年以僅有1596人小村落的內灣營造了名聞遐邇的內灣戲院。
相較於如今文化普及的現代社會,這樣的文化設施仍是相當高密度的。然而,內灣戲院的觀眾,還不在於那一千多內灣在地人,而是成千上萬在山林礦場從事粗重勞動的工人。如今,曲終人散的林產礦業,不但內灣戲院失去觀眾,也使內灣回歸純樸與寧靜。
內灣戲院為竹東泥水師傅范進發所建,大跨距的屋架採用日式組合方式,經過四十餘年後,除了局部滲漏之外,還保持著相當完整的原初風貌,其中二樓木造閣樓是非常迷人的時代建築形式。此外,為了因應多用途的使用狀況,戲院的舞台也設計得時別的深,後來一度十分吸引外地人的「歌舞表演」,正因此而名噪一時。
搭火車一日遊
建議路線一:竹東車站-->內灣小火車-->內灣車站-->內灣老街-->內灣戲院-->內灣吊橋-->油羅溪谷戲水
開車一日遊
建議路線一:合興車站-->內灣老街-->內灣車站-->內灣戲院-->內灣吊橋-->油羅溪谷戲水
建議路線二:內灣老街-->內灣戲院-->內灣車站-->劉興欽漫畫博物館-->內灣派出所-->內灣吊橋
搭火車二日遊
建議路線:
第一日:竹東車站-->內灣小火車-->合興車站-->內灣車站-->劉興欽漫畫博物館-->內灣派出所-->廣濟宮-->內灣民宿-->螢火蟲生態區
第二日:古道健行-->老街巡禮-->內灣吊橋-->內灣戲院-->內灣林業展示館
開車二日遊
第一日:合興車站-->內灣老街-->內灣車站-->內灣戲院-->內灣吊橋-->油羅溪谷戲水-->內灣民宿-->螢火蟲生態區
第二日:木馬道遺址古道健行-->薰衣草森林-->內灣林業展示館
GPS交通位置:
經度: 121°10'52" ( 121.1812)
緯度: 24°42'20" ( 24.705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