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冷圳簡介
民國前台灣尚受日本統治,當時1927年(昭和二年)日本政府決定興建雄偉浩瀚的「白冷圳工程」以解決新社當地農業缺水之苦,1928年十二月開工至1932年五月完工,歷時三年六個月,總金費折合現值新台幣12億元,當年十月通水。白冷圳進水口位於白冷海拔552.9公尺,分水池大南台地(河階)南邊530.3公尺;總長16.6公里(介於河谷或山峰之間),計畫水量為每秒通水60立方尺。全線圳路設於山腰竣坡處,除明渠外,主要構造物有隧座22座、渡槽14庫及3座倒虹吸管,其中第二號倒虹吸工長度364公尺。
白冷圳水路溝壁為混凝土砌塊石,水橋、隧道、暗渠、渡槽等大都是鋼筋混凝土,十分堅固耐用,開鑿與材料運輸全靠人力,工程艱鉅。
白冷圳一號倒虹吸管
旅遊資訊
交通指引
其 他 說 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