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黃天人」有3個孩子,現在老大黃書亞是20歲,國一開始在家教育,得過保德信志工菁英獎,曾去泰北孤兒院服務6次、單車環島3次;目前在博幼基金會教小朋友英文,預備21歲去澳洲當背包客一年。最大的夢想是結婚生4個孩子。老二黃書虹18歲,小學五年級開始在家教育,有藝術天分,對動物有特別的愛心,對餐飲有興趣,得過勵馨基金會志工服務獎,現在和導演學紀錄片剪接,單車環島3次,泰北服務5次以上。老么黃書恆11歲,小學四年級每天騎一輪車5公里上學,小學五年級開始在家教育,2歲半學會兩輪的單車,6歲是他第一次單車環台,現在已環台5次了!黃天人牧師認為「教養兒女走當行的道,到老也不偏離」,這是神對父母角色的異象。在現今青少年犯罪的社會現象中,很多父母失去了家庭教育的功能,將權柄交給學校、社會、媒體,以致孩子成為中輟生,而教會如何扮演中保的角色使父母的心歸向兒女,不僅使基督徒的父母成為社會的榜樣,更使教會的青少年成為同儕中的領袖,教會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能坐而言,並且也能起而行、活出信仰生活化。
另外天人牧師也參加了許多單車相關團體,像是千里步道(催生台灣的環島路網)、1919基督教救助協會,也在社區推廣騎單車。天人牧師本身一直在持續推廣催生單車步道,而這份堅持已經10多年了。他期望藉由推廣千里步道進而在中央部會增加影響力。除了用單車募款做公益旅行的方式幫助更多急難家庭外,牧師希望不只培養孩子喜歡騎單車,也能影響孩子的父母親可以一起來騎車。「如果父母可以多花一點時間來陪孩子一起騎車運動,或許就不會有那麼多中輟生的案例了。」天人牧師認為,父母親如果能讓騎單車變成親子之間的運動,透過騎單車讓父母與孩子有互動及交流,孩子在家就不會無聊,也不會想去外面交壞朋友。如果父母親也願意陪別人的小孩騎車,讓更多的孩子把精力或壓力發洩在單車上,不但能騎出健康的身體,還能擁有良好的身心。